婴幼儿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们会通过各种肢体语言和“微表情”释放信号,表达自己的需求。如果初的信号未得到及时回应,婴幼儿会逐步升信号强度,比如从“目不转睛地看”到“放声嚎啕大哭”,直至引起关注。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婴幼儿发出的信号大不相同。细心的新手父母需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接触,来读懂婴儿的语言,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各类需求。
婴儿表现睁开眼睛专注地看着爸爸妈妈,眼睛会随着声音、人脸转移,表情放松,爱笑。婴语解读这是宝宝想要增加接触(哺乳、互动)的信号。仿佛在说:“爸爸妈妈,陪我玩吧!”
婴儿表现将头转开、弓起后背、推开、哭闹、手臂僵硬、打哈欠、痛苦表情。婴语解读这是婴儿试图避开某个行为或环境的信号。仿佛在说:“我不要!”
婴儿表现紧握双拳、拳头置于胸部和胃部,四肢屈曲,出现觅食反射,呼吸加快,发出吸吮的声音或动作。婴语解读这是婴儿觅食的信号。仿佛在说:“妈妈,我饿了,赶紧喂我喝母乳吧!”
婴儿表现四肢伸展、推开乳房或别过脸、弓起后背、吸吮动作减慢或停止。婴语解读饥饿或饱食对婴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他们会使用多种信号来表达。但是饱食的表现如果发生在哺乳刚开始或体重增长不理想的婴儿身上,那么完成进步的乳汁移出情况的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婴儿表现哭。婴语解读哭是饥饿需要哺乳的后个信号,婴儿哭时舌头上翘、心情烦躁,增加哺乳难度。哭也可能是婴儿需要安抚或引起关注、需要温暖、感到疼痛、生病、害怕或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总之,新手父母需要通过长期的亲密接触和观察,迅速回应宝宝发出的信号,减少哭闹带给他的压力,增加哺乳成功的概率,同时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千万要注意的是,哭通常是婴幼儿发出的强烈信号,如果任由其嚎啕大哭而置之不理,是非常不妥当的。